近年来,在杭州市闲林镇方家山社区经常活跃着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操着外地口音,定期从杭州市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参加社区党委组织的各种会议和活动,被当地人称为“新方家山人”。他们就是岳西县姚河乡驻杭州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党员们。该支部逐步探索出 “三双”模式,加强自身建设,使广大党员在奉献他乡和回报家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规范“双向共管”,实现管理体制和组织活动“双融入”。为规范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该支部在实践中摸索出“三参加、两联系、两结对”的双向管理工作法。所谓“三参加”:一是定期参加支部活动。坚持每个星期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个月过一次组织生活、上一堂党课、进行一次座谈交流等,每个季度开展一次全面走访。党员朱俊杰在杭州市拱墅区务工,但每逢组织活动他都会请假坐上1个多小时的车赶去参加。二是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生活。“流动党员党支部就象是嫁到‘婆家’的‘小媳妇’,想要得到‘公婆’的疼爱,就必须取得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只有真正融入当地党组织,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支部书记秦声海在谈到支部建设时说出了这样的体会。为实现这一目的,2010年10月,在余杭区闲林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驻杭流动党员党支部挂靠到方家山社区党委,作为社区党委第11支部,并将支部办公室设在方家山社区内,实现了管理体制上的融入。2011年以来,该支部先后参加了杭州市委组织的“创先争优”培训会、方家山社区党委扩大会、方家山社区建党90周年诗歌颂党比赛、余杭区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并多次组织看望慰问社区老人。通过活动的开展,每名流动党员真正实现了思想和行动上的融入。三是回乡参加流出地党组织生活。流动党员春节返乡后,参加每年一次的“小学教”集中教育活动。“两联系”就是每名流动党员与村党组织定期联系、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与流出地乡镇党委定期联系。“两结对”就是每名流动党员与流出地村支委结对,每名流动党员结对一至几名外出务工人员。
2、实行“双联互动”,破解在外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难题。近年来,该支部采取“双联互动”方式,有效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难题。一是上下联动找对象。流动党员党支部对姚河乡在杭州务工人员信息进行全面搜集整理,建立信息库,及时将其中优秀分子的情况向流出地乡村党组织反馈。流出地乡村党组织在综合各方面情况后,择优进行重点推荐,征求流动党员党支部意见,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重点培养对象。二是内外联合抓培养。对推荐引导对象、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引导、培养、考察和政审工作,由流动党员党支部与流出地村党组织联合进行,最后由乡党委把关审批。在引导、培养、考察过程中,由流动党员党支部落实责任人采取“1+1”帮带措施,设立劳务输出、维权服务等岗位,给优秀青年和入党积极分子交任务、压担子。对已符合党员条件的,及时吸收入党,确保发展质量。2012年,通过“双联互动”的方式,已培养3名党员发展对象。
3、开展“双为活动”,激励流动党员服务他乡、回报家乡。近年来,该支部积极开展“为他乡繁荣做贡献、为家乡崛起当先锋”的“双为”主题实践活动,激励流动党员发挥“双带作用”,争当推介家乡的宣传员、招商引资的联络员、计划生育的信息员、劳资关系的协调员、守法维稳的示范员,在服务他乡发展、服务家乡建设、服务务工人员中奋力创先争优。一是开展“回报家乡”行动。截止目前,先后为600多名姚河乡农民工找到了工作,全乡务工收入实现年人均增收1130元;为家乡提供致富信息80多条,成功引进了板材加工、茶叶深加工、药材销售等3家私营企业到家乡投资;向家乡16位孤寡老人和32名老党员捐资8400元。前任支部书记秦名祥,于2006年回乡创业成立了安徽省良奇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解决用工60余人,2011年度销售额达1.42亿元,纳税210万元,现已被确定为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开展“奉献他乡”行动。据统计,目前该支部党员开办公司共有9家,年上交利税达700多万元。在2010年经济不景气时期,支委章申炬精简公司运行成本,积极开拓市场,努力做到不裁员,维护了企业稳定和社会稳定,带领企业度过难关的经验做法被当地许多公司效彷。三是开展“服务农民工”行动。近年来,该支部做到“四个坚持”,尽力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坚持开展技能培训。在流动党员活动中心开办“夜校”,组织流动党员和务工人员利用晚上等空闲时间进行安全生产、实用技术、权益保护等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坚持开展党员“传帮带”活动。动员流动党员、发展对象和熟练工与新务工人员结对,通过开展“传帮带”活动,使农民工尽快成为行家能手。党员张良清是一名熟练的瓦工师傅,现如今他带过的徒弟不下30人。坚持开展维权服务。近年来,共为农民工协调解决维权、劳资纠纷等问题800余起,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坚持困难互帮。支部成立以后,农民工生病,支部派专人照顾;发生意外事故,支部出面与公司协商解决;节假日,支部组织大家开展文娱活动等,先后为群众解决大大小小困难1100余件。许多务工人员都发出由衷的感叹:“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流动党员党支部,进了流动党员党支部就象进了自己的家一样,操着同样口音的党员更如同自己的亲人,大家在一起会感受到贴心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