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树立科学人才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理念。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科学人才观,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人才理论。2011年12月在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对科学人才观的内涵及特征作了深入阐述,概括为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人才工作要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服务、人才优先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等10个方面的重要理念。
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和具体运用,是推进人才工作科学化的行动指南。为了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科学人才观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宣传普及科学人才观,特约请全国人才理论专家学者,对科学人才观的10个方面进行逐一解读。(摘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解读人:中国人才研究会顾问、华东师范大学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叶忠海
核心阅读:
高端人才是人才团队的“晶核”、“舵手”,决定着人才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进而决定着人才队伍的功效、发展与兴衰,因而高端人才培养造就及其引领,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高端人才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具体表现为培植科研精神作用、把握方向作用、师承效应作用、晶核凝聚作用。
培养造就高端人才,要加快推进富有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加快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积极为高端人才提供创新实践舞台,营造开放、自由和宽容的学术环境和保护机制,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激励机制。
“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是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指导方针,体现了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布局。2011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阐述科学人才观时强调,“高端引领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重点”。
高端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记者:如何理解“高端引领”的含义?高端人才的内涵是什么?
叶忠海:所谓“高端引领”,是指充分发挥各类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这里,“高端”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特指各类高层次人才的总称,并非专指科技人才。具体而言,高端人才,是指对社会某领域某方面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并处于领先地位,正在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的高层次人才群体。其中包括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政治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优秀企业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技能大师、社会工作专家等等。
记者:为什么说“高端引领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重点”?高端人才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叶忠海:高端引领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重点,因为高端人才对事业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对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引领带动作用。
从人类文明史来看,高端人才引领着社会发展。各类高端人才在各自的领域,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引领着社会发展。思想家以先进理论为群众的自发运动指明方向和道路;政治家、革命家以正确领导带领群众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以创造发明促进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升;文学家、艺术家以文艺作品鼓舞和振奋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和精神状态;教育家以教育劳动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事业接班人等等。
从当代中国建设史来看,高端人才对事业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改革开放以来,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诸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高性能计算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基因组研究等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这些无不是紧紧与钱学森、袁隆平、李四光、王选等一批科技大师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是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在其中起着关键支撑作用。有了这样一批领军人才,主攻方向才能把握,创新团队才能善战,艰难险阻才能突破,关键领域才能攻克。
从人才队伍建设来看,高端人才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培植科研精神作用。据我们对上海市287名学术带头人调查表明,科技领军人才的高目标的成就动机,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上,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和创造上,自我价值的实现上,对国家、民族真挚的情感上。这些精神品质无疑为广大科技人才树立了标杆,起着示范榜样作用,也为其带领的团队培育核心价值观。不仅如此,一个团队的开放、民主、自由的学术精神,也与领军人才倡导并践行分不开的。闻名世界科技史上的“哥本哈根精神”,就是在量子理论创始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N.H.D.玻尔任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时起步培植的。
二是把握方向作用。以科技领域为例,研究方向是科技团队的生命,直接关系到团队的生存和发展。科技领军人才是科技战略家和组织家,长期拼博在本科技领域的前沿,对本领域发展的世界动向和战略方向最熟悉、最有发言权,因而能对其带领的团队进行科学定向和定位。
三是师承效应作用。高端人才,不仅对本领域攻关能运筹帷幄,而且又与本团队人员朝夕相处,攻关在第一线。这既直接提升了团队人员层次和水准,又影响着人员的成长类型。在师承效应作用下,形成“师徒型人才链”,即同类才能的人才在师徒之间连续出现的现象。最为典型的是,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师徒型人才链:J.J汤姆森、卢瑟福两位教授一共培养了17位不同国籍的诺贝尔自然科学获奖者。在我国,师徒型人才链在各专业领域均有涌现。例如,数学家人才链:苏步青——谷超豪——李大潜;熊庆来——华罗庚——陈景润等。
四是晶核凝聚作用。领军人才的思想品格、创新能力和领军才能,使他们具有感召力、影响力,在创新团队中能形成一种心悦诚服的心理认同感,从而形成团队的亲和力、凝聚力,构成了各专业领域的人才团。
可见,高端人才是人才团队的“晶核”、“灵魂”和“舵手”,决定着人才团队的结构,进而决定着人才队伍的功效、发展与兴衰,因而高端人才培养造就及其引领,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加快培养造就高端人才
记者: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逝世前,曾发出至今仍牵动着整个中国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对长期以来中国人才问题的诘问与反思。那么,我国高端人才现状如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怎样的差距?
叶忠海:从我国人才队伍结构来看,当前我国高端人才严重不足。众所周知,至今我国还没有一位本土科学家摘得诺贝尔奖桂冠。据科技部统计,2008年我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只有1万人;高层次自主创业人才仅占创业人才总数的20%。又据2010年全国人才资源统计,尽管我国高技能人才已占技能劳动者的25.6%,比2008年增长1.2个百分点,但仍与发达国家40%比例相差较大。
记者:现在“钱学森之问”已经发展到全社会之问。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我们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培养出我们自己的高端人才?对此,在现阶段我国重点应该解决什么问题?
叶忠海:我们一定要加强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培养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具有国际化视野、精通国际化规则的国际化人才;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培养造就技艺精湛、掌握绝技绝活的高技能人才。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状况,要加速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应该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积极为高端人才提供创新实践的舞台。要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等作为创新实践舞台,在创新实践中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对高层次领军人才给予自主控制和组建团队权、必要支撑条件等。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海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来培养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
营造鼓励创新、有利于高端人才成长的环境。加快推进富有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其中特别要注重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之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建立开放、自由和宽容的学术环境,允许和保护研究人员提出与权威人士不同的声音,鼓励创立新学派、新流派,并以制度形式建立宽容机制。
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激励机制。包括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克服在科研项目领衔权和科研成果优先署名权的“官本位”现象;完善以高端人才命名的创新成果占有制;建立和完善与自主创新成果价值相对应的分配机制,人才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应体现在收入分配之中;完善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的有偿转移制度,进一步解决人才资本隐性部分的量化问题。
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端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真正实施人才投资优先政策,不仅R&D投入强度要提高到当今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水平2%以上,并且其中要较大幅度地提高基础研究投入的比例,把追求原始性科技创新作为科技发展基本的战略取向。
建立和完善适合高端人才需要的智能更新制度。高端人才要在本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起引领作用,必然要不断地追加知识和智能更新。据我们对学术技术带头人的调查,他们最需要的“充电”内容为: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和知识;刚刚露头的新技术和工程实践;与本专业相关的综合知识。最希望“充电”形式为:与外国专家合作研究;同行研讨;专题讲座。据此,我们要建立和完善适合高端人才需要,体现高端人才特点的智能更新制度。
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用
记者:在实际中如何更好地发挥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
叶忠海: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用,可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
第一,组建创新团队式引领。以创新团体为载体,高端人才在带领团队实现创新目标过程中,发挥晶核凝聚作用,培植团队的科研精神,形成和发展具有个自身特色的创新团队。
第二,研究项目式引领。以项目为平台,高端人才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发挥把握科研方向作用,通过攻克科研的难关,提升本团队的科研水平和层次,形成“师徒型人才链”,引领团队发展。
第三,研修指导式引领。举办研修班,以研修班为载体,高端人才在组织团队人员研修过程中,发挥启发引领作用,让本团队人员在短时期内了解和掌握本领域国内外发展的背景、前沿和动向,本团队所处的位置,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从而达到拓展视野,提升境界,激发团队人员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活力。
第四,成果交流展示式引领。以成果交流和展示为平台,高端人才通过成果交流展示活动,让团队认清本领域进展的动向和前沿,引领团队一方面看到进步,树立信心;另一方面,找出差距,激励团队持续发展。
第五,评审鉴定式引领。以评审鉴定成果为抓手,高端人才通过成果的评审签定,组织业内专家,评定本团队的工作,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指引团队人员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着力点,促进其继续前进。
案例链接:百千万人才工程:高端引领的龙头工程
1995年,面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十分缺乏的严峻现实,原人事部等七部门及时启动实施了“百千万人才工程”,旨在培养上百名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在世界科技界有较大影响的杰出青年科学家;上千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保持学科优势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上万名在各学科领域里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显著、起骨干或核心作用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2年七部门继续实施了“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17年来,工程共遴选出7批共4100多名国家级人选,全国各地区、部门共选拔工程后备人选数万人,其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目前全国182名60岁以下的两院院士中,131人是工程人选。
在工程的引领带动下,各地各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健全了高层次领军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初步形成了分层次、多渠道、自下而上的人才培养工作格局,推动了我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