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岳西县坚持以“科学发展”和“生态优先、加速崛起、富民兴县”为主题主线,以扶贫开发为中心任务,以稳中求进、快中求好为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法治岳西,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着力打造五大“升级版”。
建设“百万亩特色农林基地”,打造生态农业升级版
我县结合岳西实际,坚持向特色化转型、向“两品三化”升级,力争特色农业产值达25亿元,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新建茶、桑、菜等主导产业优质基地9000亩,大力改造低产基地。新建和改造油茶、毛竹、山核桃等特色经济林2万亩以上。每个乡镇确保新增特色产业基地1000亩以上,全县新增特色产业基地2.5万亩以上。大力推进“三品”认证,新增农产品有机认证2个,认证茶叶、蔬菜等无公害特色农业基地20万亩,认证有机农产品基地5000亩。扩大夏秋茶规模,研制开发红茶,研发茶制品、竹制品等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建设省级茶及茶制品检测中心,以标准化推品牌化促市场化。力争有机黑猪肉、桑皮纸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成功,再创2个中国驰名商标。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1%以上。
建设“三大生态工业集聚区”,打造生态工业升级版
构建节能电子产业高地,促进亿德、蓝锐等光电等节能电子企业错位互补发展。实施装备制造产业“航母”工程。启动新能源助力车生产线建设,支持瑞林、缸套等汽配企业和农机工业升级改造。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规划建设“大别山光伏产业园”。推动矿泉水、茶饮料、茧丝绸和有机绿色食品加工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建设科技园区。组建“岳西县产学研合作联盟”,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申报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力争全年完成工业项目投资40亿元,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70亿元以上。完成循环经济产业园一期企业入驻和二期7.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主体工程。招商引资紧紧瞄准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围绕机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境外资金完成2000万美元。
培育“四大服务业增长极”,打造第三产业升级版
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推进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养生游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开展“世界遗产—中华禅宗之路”、大别山彩虹谷5A建设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列入国家“十三五”红色旅游重点发展规划。创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大力培育“美丽岳西”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岳西人家”农家乐示范户,实施重点贫困村旅游富民工程。积极融入合肥、武汉经济圈,加强旅游电商和互联网营销,实现全年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均增长15%以上。培育翠兰大市场、山货大市场等专业大市场,推进农村商品流通体系项目建设。完成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主体工程,构建城区现代物流园、乡镇物流中心和村级电商服务站三级配送网络。建设大别山电商谷。快速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颐高电商产业园项目。推动电商进农村,引进阿里巴巴“村淘”项目,推动传统企业触网,促进电商与实体经济融合。
树立“5A大景区理念”,打造城乡建设升级版
打造生态特色县城,完成温泉大道绿化景观工程,启动“六馆一中心”建设;改造10条以上背街巷道,启动城西公园和城东、天仙河路市民广场建设,打造滨河文化休闲一条街。新建、改造县城污水管网12公里。启动园林县城和卫生县城创建,建设数字化城管系统,推进小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旅游发展相融合,打造别具风情的生态小镇、民俗小镇、旅游小镇。支持黄尾、店前打造全国重点镇,支持石关、河图等5乡镇打造休闲养生、旅游商贸重镇,力争再创1-2个特色鲜明、品味较高的省级乃至国家级中心村建设示范点,再创3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和3个省级生态村,完成人工造林2万亩以上。将特色农林业基地与生态景观建设相结合,启动高速路、国省道和景区沿线百里生态景观长廊建设,打造景区周边生态农家乐景观长廊,建设绿色村镇、生态农庄。
实施“四年脱贫决战行动”,打造社会建设升级版
实施“四百工程”,确保2015年脱贫3.6万人。政策精准到人,完善建档立卡,建立贫困人口出列入列机制,确保社会保障体系100%覆盖。实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队驻村入户”定点帮扶,不脱贫、不脱钩。特色产业覆盖到所有贫困村、贫困户,每乡镇打造1个以上产业扶贫样板村,每个贫困村打造5个以上特色产业脱贫示范户。实现居民储蓄每年新增10亿元以上,4年后达100亿元。实现岳武高速全线贯通,硬化村组公路150公里。实施古井园道路硬化改造。完成库区移民、小水库除险加固和4.55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好五河等5个乡镇小农水项目。建设牛草山风电、220千伏仙河输变电投入运营,启动莲云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新建贫困户分布式光伏发电站4兆瓦。新建公租房1010套。逐步推进中小学教师校长交流,实施一乡(镇)一幼儿园计划,开展义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推进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