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岳西县地处皖西南大别山腹地,因坐落在古南岳天柱山以西,故称岳西。
岳西县建于1936年,由潜山、太湖、霍山、舒城四县相邻区域各划一部组成。西与湖北省英山县接壤。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
境内崇山峻岭,千山竞秀,岗峦起伏,万壑争流,有皖水出山,经潜山、怀宁入长江。
岳西县现辖24个乡镇,人口40多万。汉族居民占绝大多数,文化形态受楚文化和吴文化双重影响,风土清纯,民风、民俗敦厚,民间文艺丰富多彩,民间戏曲岳西高腔广为流传、深受喜爱。
岳西高腔原称高腔,因流传在安徽省岳西县,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定名为岳西高腔。
岳西高腔的前身,是明代嘉靖年间在安徽池州府青阳县一带形成的青阳腔。青阳腔不断发展,在明代万历年间已风行天下,与“昆山腔”并称为“时调青昆”,享有“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之美誉。
青阳腔流布四方之时,朔江而上,在安庆府城乡广为流传。明末清初,沿皖水进入大别山区。皖水上游的部分文人,应本地民俗和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将高腔演唱艺术传回家乡,在文友之间“围鼓坐唱”,白娱自乐。
围鼓坐唱,演唱者不妆扮,各执击打乐器,围鼓而坐,分角色演唱,有鼓板师领头,一唱众和。
早期对岳西县后世传人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高腔围鼓班,是清代嘉庆和道光前期柳畈、五河两地先后组建的高腔围鼓班。这两个班社在周边地区文友中不断传艺组班,到光绪年间,己发展至数十个,主要成员系文人学子,所以称为“文人围鼓”。主要活动多为文友之间自娱,间或参与乡间民俗活动,演唱“喜曲”。
岳西高腔艺术,历经数百年仍能保持较高的文化品位和严格的程式规范,得益于文人如此地热心参与和率先垂范。
岳西高腔的另一艺术形式是舞台表演。清代光绪早期,有外来职业高腔艺人,坐科五河传艺三年,传授规范舞台表演艺术,教戏二百余出,组建了五河高腔班。该班各色行当和演出设备齐全,应邀巡回演出于周边各县相邻地带,并传带出数以百计的小型高腔班社。至光绪二十五年,由各行各业艺人组成的围鼓坐唱和舞台表演兼具的小型高腔班,遍布县内各地灯会,那时,习唱高腔蔚然成风。
此后半个世纪,几度兴衰,至建国前夕,战乱、灾荒之中的岳西高腔濒于绝响边缘。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之际,岳西县委,县政府倾力于这—古老剧种的恢复与抢救:成立专业高腔剧团,培训学员,搜集积累艺术资料,进行艺术改革试验,促进业余演出。精排的传统高腔剧目历次参加省、市献演、调演。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文革”,造成大量艺术资料严重损毁,更是岳西高腔的人为灾难。
80年代后,县政府对岳西高腔展开全面普查和有力的抢救与保 护,恢复部分高腔演唱小组,在城乡组织专业、业余高腔演出活动, 并通过相关媒体对岳西高腔的宣传和推介做出了积极努力,岳西高腔原始资料的采录、整理和学术研究以及艺术资料出版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果。
岳西高腔艺术,遗产丰厚,现存剧目250多出,可分为“喜曲” 和“正戏”两类:
“喜曲”主要用于围鼓坐唱和民俗活动演唱,内容涉及宗教、宗族、岁时节令、居家度日、人生礼仪等各类文化经济活动。“喜曲”传入较早,与民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最能体现其社会功能的曲目。
“正戏”占绝大多数,包括《荆钗记》等南戏五大传奇剧目,继承了明代万历年间青阳腔木刻本“只选精彩单出而不用全剧”的传统,突出展示了岳西高腔剧目的文学价值、文化品位和艺术造诣。
《过府》片段:
我和你相会得少,相会少见面难,徐州失散别尊颜,至今哪得英雄转,悲悲切切桃园路,相会仁兄难上难,难上难了哥弟。
岳西高腔剧目的最大特征是发展了“滚调”。“滚调”就是打破原曲词的“曲牌体”结构,在曲中自由地增加曲词和道白,使其更加通俗易懂,更能增强艺术表现力,更能接近观众的审美需求。这一变革,形成一种新型的戏曲文学体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与前进,岳西高腔的剧目如实记录了这一历史变革。
《龙女小度》片段
我知你双双畅饮,畅饮在百花亭,正好作鸾凤和鸣,鸾凤和鸣,听他言顿把人伦丧,她那里一派胡乱行,我若苟图偕秦晋,我也不得到如今,劝娘行早早收心。
【(实况) 字幕:青年戏曲艺术家徐志远 在明代都是“曲牌体”,那么,到后来渐渐演变成“板腔体”,那么青阳腔提供了一个从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的中间滚调的这样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是从外来的,它主要是由自身的”滚调”,发展成上下句。因为上下句的结构,然后影响后世。青阳腔还对安徽的黄梅戏产生过直接的影响。】
岳西高腔音乐体制基本属于“曲牌联套体”。由于“滚调”的作用,使其发生了根本变化。现己收集唱腔一百多种,其中以曲牌贯名的很少,无曲排名的居多。唱腔中,“滚唱”、“畅滚”十分突出。可以分为[驻云飞]、[混江龙]、[红纳袄]、[莺集御林春]、[傍妆台]等七大类,风格多样。有的声调高锐,古朴喧阗,有的低回婉转,如清波荡漾。
《拜月》片段
到如今你是我的姑嫂,
由于岳两高腔只唱高腔,属单一声腔剧种,至今承袭着以板击节,一唱众和,不协管弦,仅用锣鼓伴奏,保持着唱、帮、打三要素综合组成的传统演唱形式。以及腔、滚结合的艺术结构。
岳西高腔演出形式独特,因民俗需要而传入,又因民俗相融相依而传承,深深根植于民间,受到社会普遍尊崇。
《庆寿》片段
钟离为头,洞宾三醉岳阳楼,果老驴儿渡,听萧曹国舅,身背药葫芦,采和手,拐李横行能认仙家路,仙姑名山洞府修。
【(实况) 字幕:著名戏曲理论家 王兆乾 由于它跟民俗结合,第一是当作一个小孩子学文化的一个手段,第二个呢就是纳入到民俗活动中间去,比如讲结婚呐,上学啊,开店哪,盖房子啊等等,这些民俗活动都有岳西高腔的活动。所以,这样子岳西高腔能够长远。在城市里青阳腔已经消亡了,但是它仍然保持在广大的山乡、农村,而且被老百姓所喜爱。】
昔日,岳西高腔演唱于严肃性、娱乐性活动场所,不涉丧、赌, 在特定的民俗活动中形成了特定的“戏俗”,保留了一种在民俗中有 高腔艺术,高腔艺术中有民俗的独特文化传统。
岳西高腔三百余年,其剧目、音乐和演唱形式、生存方式均已 烙上明清时代的文化印记,存储着明清戏曲的古老信息,是安徽明代“青阳腔”的艺术在岳西一脉单传,是明清戏曲艺术的“活体”,有着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实况) 字幕:青年戏曲艺术家 徐志远 在我们安徽境内,在建国以后进行的多次发掘之中,青阳腔遗响,从各个层面几代专家做下来,都认为最有价值,最集中的、最古朴的、最有化石级标准的是岳西高腔,这在学界已经成为一个定论。】
【(实况) 字幕:著名戏曲理论家 王兆乾 我们知道中国戏曲已经传承很多代。皖江这个地区高腔以后有了徽班,徽班以后有了黄梅戏,应该讲是它祖父一辈的这样的戏曲,古老的戏曲。而且它是现存曲牌体的声腔,这是不多见的。岳西高腔呢的的确确有的非常动人的文学剧本,有它的非常优美的声腔。在民间传承这么久,而且已被民俗所容纳。我认为它应该成为一个保护的对象,并且加以继承。】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随着新文化的冲击,群众文化的多元化,民间习俗的变异,多种因素导致岳两高腔这一古老稀有剧种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主要表现于民间演出班社衰竭,城乡演唱者寥寥无几,许多具有显著特点的高腔技艺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而失传殆尽,高腔艺术的延续和传承后继乏人,状况堪忧。
【(实况) 字幕:岳西高腔艺人王琦福 现在的问题就是老年人一般都还爱听,但是唱的现在少数少数,只有几个人了,如果再不抢救,将来就无法挖掘这个剧种了。】
因此,抢救和保护岳西高腔刻不容缓。
岳西县人民政府就岳西高腔保护工作成立了领导机构,明确了项目管理责任单位,制定了保护工作计划。计划在组织领导、保护内容、实施办法、实施步骤、预期目标、保障措施、经费投入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地方规章经批准后公布实施。
岳西高腔实施有效保扩后,将对合理利用这—宝贵非物质文化 遗产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