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经第三方评估确认,岳西脱贫攻坚再战告捷,今年可望在全省率先摘帽。这个集大别山片区县、革命老区县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八任省委书记接力帮扶,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将“落后”变成“率先”。
初夏清晨的岳西县姚河乡梯岭村,宛如一幅水墨画。这里是岳西翠兰的发源地。 (资料图片) 安徽日报记者 李博 摄
近日,合肥市民周伟到岳西自驾游,正逢映山红旅游文化月,县城宾馆爆满,只好出城上了高速,住进山里的农家乐。这一经历,被他发到微信圈。
岳西怎么样了?不少人在问。作为八任省委书记扶贫联系点,岳西的点滴变化,受人关注。
“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曾经“穷窝窝”的岳西县,鲜有外人来此。如今,“夏天喝稀饭不流汗”名扬在外,合肥、武汉、安庆方向的高速公路相继开通,每逢节假日,全县大小宾馆都是一房难求。即使是山里的农家乐,有时候也要预定。
“变了!真变了! ”外人连声感叹的背后是,岳西当地人憋着一股劲,要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把“落后”变成“率先”。
改革开放初期,“松当灯,椒当盐,养猪为过年,鸡蛋换油盐”,是岳西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1985年岳西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贫困县时,全县绝对贫困人口有24.7万人,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73%。
民不富心不安,县不富心不甘。在八任省委书记的接力联系帮扶下,2017年底经第三方评估确认,岳西脱贫攻坚再战告捷,今年有望在全省率先摘帽。“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岳西县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是精准扶贫方略在安徽落地生根的伟大胜利,是省委近30年风雨兼程倾情帮扶的巨大成就。
不忘初心,驰而不息
5月的大别山,空气弥漫着草木的芬芳。岳西最北边的姚河乡,盘山公路蜿蜒绵长,沿途景色优美。在当地人眼里,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扶贫路”。若没有这条路,从县城到姚河翻山越岭至少一整天。
路,让岳西人刻骨铭心。改革开放初期,岳西县各类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全县仅有3条全长170公里的对外砂石路。“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县情令岳西人民面山长叹。年过六旬的脱贫户刘圣贤回忆:当时农村百姓住的都是土巴房,走的是泥巴路,屋前屋后不是猪圈鸡窝,就是牛栏厕所。
贫困是岳西多年摘不掉的“帽子”。丰富的自然资源无法走出大山变为财富,外面的投资又进不来,“与世隔绝”的岳西人守着资源没饭吃。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山里的公路通了,农产品销路畅了,老百姓的腰包鼓了。
“这里是岳西翠兰的核心产区,每天都有批发商在村里守着。”姚河乡沈桥村帮扶干部王钰豪说,近4年来,累计投入资金549万元,完成了26里路的改造。现在鲜叶只要采摘上来,就有车辆运出去,村民挣钱来得快。
历史常常在开启时就昭示了方向!
时任省委书记卢荣景1989年到岳西姚河,确定姚河作为联系点,并确立了“消灭荒山、植树造林、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岳西县自此走出一条绿色减贫之路。
这是省委书记联系帮扶岳西的开始!
岳西县委书记周东明介绍说,当时就提出“不允许引进破坏生态资源的项目,不允许引进高污染的项目,不允许引进低产能、低效益项目”的“三不原则”,现在这依然是岳西招商引资的原则。
每一次亲切的关怀都是不竭的动力!
“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群众意愿。”2002年11月,时任省委书记王太华到岳西调研,为产业发展把脉。随后,一场“水田种茭白、旱地种蔬菜、荒山种茶桑”的产业结构调整大会战在岳西全面展开。
“要咬住特色不放松,瞄准特色做文章,大力扶持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做大做强。”2005年1月,时任省委书记郭金龙为岳西谋划出路。
“念山水经、发资源财、走生态路、建小康县。”2008年8月,时任省委书记王金山为岳西打好生态牌指点迷津。
“在全省率先打造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美好乡村、扶贫开发‘四个示范县’。 ”2012年,时任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岳西走访时的期待,如今变成了现实。
2016年,时任省委书记王学军殷切希望,岳西要率先脱贫,打造全省示范。
2013年至2016年,现任省委书记李锦斌在担任省委副书记和省长期间,3次深入岳西走访调研。 2014年,李锦斌在岳西调研后,提出走好生态发展、旅游发展、创新发展三条道路。实践证明完全可行: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309家;岳西翠兰品牌价值已达13.76亿元;特色农林业产业基地面积达68.7万亩;茭白基地是全国最大的高山无公害茭白基地……
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周东明说,坚持走绿色减贫道路,以茶叶、蚕桑、蔬菜、林药、养殖、构树、旅游、劳务、电商、光伏“十大产业扶贫”为抓手,推进“四带一自”模式,实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头陀镇梓树村是省委办公厅的“双包”村,脱贫户项启发晒出了一年的账单:养猪收入4000元,茶叶收入3000元,7亩地流转费2100元,中药材收入2000多元,打零工收入4000多元,光伏收益3000元…… 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如今的岳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岳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6亿元,是1989年的63倍。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昔日贫穷落后的大别山区县、革命老区县,今年有望在全省率先摘帽。探究脱贫秘诀:八任省委书记接力联系帮扶,党员干部干在最前列,激发出群众改变命运的磅礴之力。
山沟沟里的群众是八任省委书记最惦记的人。省委书记们带头深入最偏僻、最贫穷的村,与基层干部群众“零距离”接触,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
岳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时任省委书记卢荣景,先后15次深入岳西走访调研,仅深入白帽镇水口村民组就达9次之多,连续三年于春节期间深入岳西,与群众一起欢度除夕。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岳西缸套厂职工生活困难,时任省委书记回良玉现场指导企业改革。1年后,缸套生产量、产值、利润和纳税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5年1月,时任省委书记郭金龙指出:“必须坚持以扶贫开发为中心,通过大力实施开发性扶贫,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
……
在贫困村蹲点,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是安徽省委书记接力扶贫的常态。安徽省委在全国率先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张宝顺三次深入岳西县走访,并且在姚河乡驻村;王学军在岳西县白帽镇土桥村驻村蹲点,共话民生冷暖,共商脱贫致富良策。
一枝一叶总关情。 2014年,时任省委副书记李锦斌选择偏远和贫困的包家乡川岭村驻村蹲点。他徒步十多公里山路,登门走访慰问了10户村民,无比惦念困难群众家庭经济来源、子女就业就学、养老和医疗保障等情况。
“我家20年前就想盖新房,可一直未能完成心愿,现在住得多敞亮。”川岭村脱贫户傅景宏说。
数据显示,2017年,岳西城镇居民收入23942元、增长8.1%,农村居民收入10533元、增长10%、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
省委书记情牵民生冷暖,岳西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
——健康脱贫除“病根”。全面落实“351”“180”政策,出台“1579”再补偿政策、“重特大疾病政府再救助”等政策。县域内就诊率提升至90.07%,综合补偿比达91.05%。
——教育扶贫拔“穷根”。建立全过程、一整套的教育扶贫资助补助政策,将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寄宿生纳入生活补助范围,将县外就读建档立卡贫困生纳入资助对象,发放学生教育补助2197.4875万元、扶贫助学贷款3173.325万元,实施雨露计划1121.45万元。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建成扶贫工厂103个,吸纳1092户1102人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252名,每月工资400元。开发公益性岗位321个、辅助性岗位317个、居家就业岗位8026个,完成技能培训1461人,贫困人口就业2655人。——扶贫搬迁“稳得住能致富”。易地扶贫搬迁2147户6838人,危房改造14705户,退宅还耕15401户,不让一个贫困户在危房里脱贫奔小康。
尽锐出战,攻坚必胜
一道瀑布从天而降,飞溅的水花,绚丽的风景,引得游人流连忘返。合肥市民周伟走进彩虹瀑布景区游客便民服务中心时,腿脚残疾的蔡立焕热情地给他做咨询。他说:“以前干不了农活,只能‘家里蹲’。在这里上班,月收入有2000元左右。”
蔡立焕清楚地记得,2014年以后,扶贫干部几乎每隔几天都会到他家去了解情况、解决困难。 “我活了大半辈子,这几年变化最大。”蔡立焕感慨万千。
2014年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正式实施,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
回望来路,岳西扶贫成绩举世瞩目。农村贫困人口由1989年的21.1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4.79万人。贫困发生率年均下降3.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797元,是1989年的36倍。
前瞻未来,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岳西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纯山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五区”于一体,基础薄弱、发展受限,距2020年越来越近,剩余的贫困人口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2016年8月,李锦斌任省委书记后,再次将岳西作为自己的联系点,充分体现了对老区人民、对贫困地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当年11月,他在走访调研后强调,岳西发展态势很好,已经站上了新的发展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努力当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统一的县域创新发展排头兵,坚定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岳西围绕“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目标,一个目标干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勇当全省脱贫攻坚排头兵。
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交通扶贫、水利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精准施策,招招精准,很多“老大难”有了针对性解决方案。杨效东说,实施“长短结合”产业扶贫,既能短期脱贫,又能长期致富,实现每个贫困户有2项以上“长短结合”产业。
强“造血”也防“失血”。健全防范返贫机制,形成农险、大病险、商业险、农房险等一揽子保险制度。冶溪镇石咀村低保户陈松林记忆犹新:2年前房屋因大雨受损严重,一家人不知所措时,获赔2万元。原来,保费已经由当地政府埋单,事后还对他家进行危房改造。
扶贫大事,必作于细。干部驻村帮扶覆盖所有贫困村、非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帮扶干部、网格化干部、村“两委”成员和贫困户一起算账、记账、对账、认账,提升政策落实率。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大扶贫持续推进,中央帮扶单位中石化累计安排16名干部到岳西挂职,投入资金9145万元;省委办公厅等11家省直帮扶单位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110家市直帮扶单位(企业)加大帮扶力度,2017年安排资金8亿元……
信心足,黄土变成金。岳西创新扶贫举措,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
全国首创PPP模式运作光伏扶贫项目,182个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10万元以上,11402户贫困户用上光伏电站,占贫困户数的三分之一,户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
扶贫夜校点亮贫困群众心灯,利用夜晚时间集中组织贫困群众参加培训学习,着力引导群众树立脱贫信心、掌握生产技术、知晓扶贫政策、找准脱贫路子,进一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在全国首创对已脱贫户颁发脱贫光荣证、发放奖励资金300元/户,对出列村一次性安排项目奖励资金10万元。
……
千年梦圆在今朝!八任省委书记接力联系帮扶,让岳西迎来新时代。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由1989年的21.1万人,减少至1373户354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8%,脱贫摘帽进入倒计时。(安徽日报记者 夏海军 胡劲松)